古典风格大门-古典风格大门图片欣赏
古代过年的大门叫什么?
仪门即礼仪之门。旧时官衙,府第的大门之内的门,也指官署的旁门。“衙门”或“官邸”辕门内具有“威仪”点缀的正门,成为仪门。有的旁门也借称“仪门”。有的后门也可以称为“仪门”。
古代大门的叫法因地域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大门:一般称为“门楼”,也有称为“门坊”、“门扉”、“门阙”等,不同的叫法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门楼通常由一对石柱或木柱支撑,上面搭建一座楼阁,门楣上方悬挂有门匾,门前还常常摆放有石狮等雕塑。
古代建筑大门标准?
定门的尺寸应选四吉,如门口高7尺8寸,宽5尺8寸;高7尺3寸,宽5尺6寸;高6尺6寸,宽4尺2寸;高6尺4寸,宽3尺6寸;高5尺8寸,宽2尺8寸;高5尺7寸,宽2尺3寸等。
古代,在建筑大门标准中,首先是门口的尺度(定尺),而门口的尺寸按“门光尺”排出。“门光尺”等于营造尺的1尺4寸4分,门光尺又分为8等分,故而又叫“八字尺”,八分为“四吉四凶”,即财(贵)、义、官、吉为四吉,病、离、劫、害为四凶。
古代建筑大门确定了门口尺寸,就要据此设计槛框的尺寸。横向为槛,竖向为框;槛框与柱、梁、枋连接,装修门扇等又与槛框连接。槛框附件是安装在槛框上面的兼具功能性和装饰性的附属构件。
古代大门的别称?
仪门即礼仪之门。旧时官衙,府第的大门之内的门,也指官署的旁门。“衙门”或“官邸”辕门内具有“威仪”点缀的正门,成为仪门。有的旁门也借称“仪门”。有的后门也可以称为“仪门”。 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
古代把双扇叫做“门”,单扇叫做“户”,合称“门户”,有时也称扉。
“门”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在房屋入口,并列安装两“户”。有的甲骨文省去房屋入口的上框。造字本义:名词,房屋入口处可开关的双户。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户”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甲骨文的“户”字,像一块有转轴的门板,是“门”的一半。古时门一般都是左右分开,各有一扇,单独一扇门就是“户”。“户”的本义,是指单扇的门,引申为房屋的出入口。
“扉”形声字。从户,非声。从“户”表示与门户有关。本义为门扇,如柴扉、门扉等;引申义为屋舍。
答:仪门即礼仪之门。旧时官衙,府第的大门之内的门,也指官署的旁门。“衙门”或“官邸”辕门内具有“威仪”点缀的正门,成为仪门。有的旁门也借称“仪门”。有的后门也可以称为“仪门”。
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z-syjx.com/post/8955.html发布于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