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装修和日式装修的区别
中式折扇与日式折扇的区别在哪里?
中式折扇有十二档、十三档、十四档、十六档、十八档、二十档、二十二档、二十四档、三十档乃至四十档不等;长度,开度,也多种多样。制作材料工具多样,大骨明显宽于小骨。
日式折扇早期为奢侈品,后改为纸糊,工艺变化小,大小骨一样宽窄,题材取决于扇子的用途。
【文藏来答】有的时候直接说区别反而不太好讲,但是另辟蹊径,从联系中看出区别就更直观立体了。下面小编就明朝时期日式折扇与中式折扇简单介绍一下。
入明以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之初曾数次遣使赴日通好,并以入贡的倭扇赏赐群臣。此处的倭扇是“列阵健儿”(海防官兵)从倭寇阵中缴获的战利品,应是折扇中的军扇,也称“修罗扇”。
图1
日据时期的朝鲜总督府中枢院编过一本《朝鲜风俗资料集说》,作者是日本人今村鞆。在书中称:“日丸扇,扇面上画一日轮,多作军扇使用。”“武者扇,军士指挥等所用,多画一日轮。”“铁扇,扇骨用铁制成,从战国时代起,作武士护身之用,德川时代武艺者多用之。”实物可见这柄铁骨扇(图1),黑色扇面上绘一红色日轮。此为指挥蝴蝶阵所用和明军献给朱元璋的战利品,应是此类绘有日轮的军扇。
图2
日本军阵主帅还使用一种折扇式马标,如日本静冈县久能山东照宮博物馆藏一面长约2.2米的金扇马标,为德川家康指挥关原之战时所用。实战图证见于现藏大阪历史博物馆、被定为“重要文化财”的《关原合战图屏风》上。这是一幅纪实性漆画作品,绘于战后当年的庆长五年(1600年),这幅漆画曾作过德川家康侄女松平满天姬的陪嫁。右侧第二块屏风下方,绘一高悬旗杆上的金地日轮折扇马标(图2),示意此处为主帅指挥之所。明人常有抗倭之役,对日本军扇较为熟悉。
在明初波动的中日关系中,日本折扇伴随其间。两国交恶时,它曾作为战利品被送到朱元璋面前;改善关系后,又成了入贡明廷的“方物”国礼。据大江匡房口述、藤原实兼笔录的《江谈抄》将纸折扇作为书画载体、赋予其艺术欣赏功能的记述,见于平安时代藤原道纲之母从天历八年(954年)起,用21年所写的《蜻蛉日记》中。
图3-1
图3-2
400多年以后,中国明朝也出现了一位深解纸扇妙趣的风雅皇帝,就是宣宗朱瞻基。宣宗皇帝不仅重视纸折扇的实用功能,与一条***相比,他对扇画艺术倾注了更多心思。1949年10月,故宫养心殿南库发现一柄明宣宗御笔双面设色《高士图》纸折扇(图3),扇骨为梅鹿竹质地,是迄今已知传世品中的最大尺寸。骨长82厘米、扇面纵59.5厘米、横152厘米。大骨上宽0.8厘米、下宽1.4厘米。梅鹿竹属于斑竹的一种,斑竹并非品种名,而是细菌侵蚀竹身后,表面形成的菌斑竹纹。按形态分为凤眼、梅鹿和湘妃三种。
图4
宣宗皇帝是一位审美高妙的艺术品设计师,在宣宗引领下,此时无论书画还是其他宫廷艺术品的水平都达到高峰。朱瞻基看重纸扇的艺术承载功能,为充分使用扇面空间,授意内府制成这柄双面纸插骨扇。改造后的纸折扇承重增大一倍,扇骨数量也随之增加一倍。此扇大骨2根,中骨13根,共15根,数量是蝙蝠扇的两倍多。这是一种从日本蝙蝠扇向中国书画折扇过渡的形制,清以后为美观起见,压大骨的扇边往往贴宋锦、云锦、绫、缂丝或包边(图4),不使纸面外露。
图5
宣宗皇帝对书画折扇的审美定位,不但影响到晚明乃至后世书画扇的艺术风格,还对日本室町时代(1336年至1573年)仿华“唐扇”产生影响。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松下人物图》泥金扇(图5),就是中日折扇技艺互学的产物。该扇与宣宗御笔大扇形制相同,题材接近。而泥金是日本工艺,先将金箔剪碎,反复揉成泥状,与骨胶按一定比例调和成颜料。泥金面泛金属光泽,能呈现出明快华丽的质感,这种技法很快被苏扇吸收。
图6
仇英《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一个挂有“重金雅扇”招幌的作坊式商铺(图6),这类店铺由匠人开设,自产自销。后方货架顶层都是浆糊未干,正在晾晒的新裱扇面。从门口竖挂的“重金雅扇”招幌来看,他家善治金扇。然而中国文人喜爱的是清雅的竹质骨扇,认为只有它们才称得上“怀袖雅物”。即使是金扇,也贵骨不贵金,这是当时中日两国在折扇审美价值观上的差异。
原文作者:刘明杉原文来源:《中国收藏》2018年6月刊《外番巧艺夺天工 笔底丹青智莫穷——明人眼中的日本纸折扇》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中国收藏》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中国式阿米巴经营模式与日本式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个人拙见,请专家拍砖🙏
阿米巴经营模式是日本人创立的把儒家文化与经营管理融会贯通,一手《论语》一手算盘,以德为基,以人为本,以法为约,义利并举的一种企业经营模式。这是中国商道的精髓,随着中国企业粗放式经营管理时代的结束这种义利并举的商道回归是与当下的形势相应而已,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更加高效精准的管理工具,阿米巴经营模式正是这样的一套将心法、活法、干法贯通的管理工具中日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执行的过程的着重点因民族性格不同有所侧重。
其一: 日本人守规矩、认真、勤奋、团队执行力强,听话照做,就能取得可预期的效果。中国人太聪明、灵活、执行的过程中容易走样。所以在落地过程中,日本人重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及工作***的制定,而中国人重在执行过程中的运营督导,以保证不偏离方向,以终为始,始终如一。
其二: 还是因为民族性格的不同,一种经营模式一旦稳定,日本企业所有人都在既定轨道上有序运转很难跳脱出来,对外界的快速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正应禅宗偈语“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中国人不但有儒家的修齐治平,一步一个脚印的儒行精神,更有老庄禅宗的轻灵超脱,也应六祖惠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华夏民族的圣贤智慧更容易引领我们达到更高的境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z-syjx.com/post/6867.html发布于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