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格是什么意思
世界三大建筑风格是什么?
1、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2、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3、洛可可式建筑风格(Rococo Style),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4、古罗马建筑风格产生在亚平宁半岛上,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发扬光大,是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延续和发展,主要的成就是万神庙和巴西利卡类的建筑。古罗马的拱券技术也达到一定的高度,为石材建筑的大跨度提供了条件,同时对古希腊柱式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券柱式这在今后欧洲的建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两汉时期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两汉时期出现了高层建筑。是这一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发展成果的代表,通常认为主要有阙和楼阁两种类型。
正门两侧的阙
“西汉时期高台建筑虽然流行,但由东汉起高台建筑逐渐减少,而多层楼阁大量增加。当时的楼阁建筑,每层都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直到宋、辽、金时期仍然是中国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方法。”画像上的高层建筑往往直接建造在平地上,既与建筑技术发展有关,也与非宫殿的建筑类型有关。
可作望楼的阙
从现有材料看,阙这种建筑类型至迟在东周已经出现。《诗经·郑风·子衿》曰:“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说的是青年在城阙上张望等候他(她)的恋人。除了城阙,由周至汉还有宫阙、墓阙、祠庙阙等,它们分别置于宫城、外城、陵墓和宗庙的入口处,标志这些建筑的重要性、礼制性。阙通常成对设置在入口两旁,中间留出道路,汉代刘熙《释名·释宫室》曰:“阙,阙(通缺)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正是阙形制的简要说明。
除了阙这种建筑形式,画像材料中还有多层的楼阁建筑。与单层建筑相比,楼阁需要筑出二层、三层及以上的楼面,上下层梁枋与立柱之间的构架方式成为建造楼阁的技术关键。山东微山县微山岛沟南村出土的西汉宣帝至元帝时期(前73~前33年)画像石上的两座二层楼阁,山东费县垛庄镇潘家疃发现东汉画像中的三层楼阁,江苏铜山县汉王乡东沿村东汉永平四年(61年)的两层楼阁,江苏徐州睢宁县墓山一号墓前室发现的三层楼阁,都是两汉时期楼阁建筑的缩影。
山东费县垛庄镇潘家疃出土东汉三层楼阁画像石
画像中的楼阁常以楼板上下叠柱的形式表达楼层之间的连接,说明使用叠柱是常见的构造形式。但楼阁的屋身有上层小于下层、上下层大小相同、上层大于下层三种结构,应是不同支撑结构的外在体现,而楼层之间的结构过渡表现并不充分。
借助出土的阁楼和仓楼陶建筑模型,我们了解到高层建筑中还使用平座结构(暗层)和斗栱的承托技术,有的平座或斗栱外饰以腰檐,设计精巧。从描绘出楼梯的楼阁图像看,楼梯位置有建在楼内和楼外两种情况,楼梯数量有一道和两道。
江苏徐州睢宁县墓山一号墓前室发现的三层楼阁
汉代城市楼阁建筑的兴起或与***人口的政策使人口迅速增长有关,有研究者认为汉代的长安和洛阳都是高层建筑构筑的城市。
河南陕县刘家渠73号墓出土陶水榭
两汉时期的高层建筑除了通常看到的阙和楼阁两种类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亭榭类型。我们印象中的亭榭建筑常临近水边、四面开敞,一侧或有楼梯登临。画像材料中的亭榭均为高层建筑,是人物垂钓、***的休闲场所。
建在楼外的楼梯
亭榭一侧有楼梯连通到地面,底部由连续出跳的斗栱或者华栱出跳承枋和叠枅的层层组合承托,第一跳华栱下有立柱承托,栱尾插入楼梯梯身,举高直上、高耸悬空。代表性的实例有山东微山县两城镇出土亭榭画像。亭榭楼面以上的建筑形制与厅堂建筑相似,四角立柱,柱上多承托斗栱或叠枅,以承托挑高屋檐,有的周有回廊、栏杆。
江苏铜山县发现的汉代楼阁亭榭画像
也见有用连续叠加数层一斗二升斗栱,如树干树枝一般托起的亭榭建筑,亭榭双侧带梯状游廊,亭榭和游廊都是开敞空间,人物宴乐赏玩其中。亭榭是由斗栱承托的高层建筑,但亭榭的层数不便用斗栱的出跳数来衡量。
山东微山县两城镇出土亭榭画像
汉代画像材料中的亭榭图集中发现于山东中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地区,这些亭榭图的创作年代均为东汉中晚期。亭榭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斗栱或斗栱和梯的组合作为支撑结构的创新,这种超乎寻常的构造设计,像天梯一样,将亭榭送入云端。在对亭榭建筑技术关注的同时,对这类建筑是***现实还是描绘理想的思考也不断汇聚。
河南焦作白庄6号墓出土陶仓楼
这种创造性的举高悬空结构,不仅重心过高,而且确实缺乏垂直于华栱出跳方向的结构支撑,稳定性不足,实践难度大。但是通过它我们看到当时的匠人们借助对斗栱作用的理解、创新设计和夸张放大,***用亭榭这种建筑类型极富感染力地表达了在汉代人们追求极致登高、飞升仙界的愿望。
原文作者:郑好原文来源:《收藏家》2018年11月刊《汉代画像中的建筑形象》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欢迎下载【收藏家APP】,关注【收藏家】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z-syjx.com/post/1786.html发布于 06-23